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从政治上建设政法队伍、确保忠诚纯洁可靠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推进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树立政法队伍新形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政法队伍紧跟时代步伐、在新时代履行好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0月开始,东北各地相继兴起为数众多的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的斗争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多支抗日游击队。这些抗日武装主要在南满、东满和北满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
从1933年9月起,中共满洲省委把党领导的各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直接领导东北党组织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周保中等人名义,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布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东南满、北满和吉东三大游击区。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已建立11个军,共3万多人,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内,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数千次战斗,粉碎了敌人多次“讨伐”。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支援和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