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短板弱项提升年”专项活动,新密法院创新打造“溱洧法坛”系列讲堂,以院庭长、资深法官为师资主体,通过“传帮带”机制构建全员业务能力提升矩阵。该活动以实务导向为核心,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以互动研讨为载体,着力破解审判执行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司法质效提升注入新动能。
在8月份举办的专题讲堂中,四名资深法官立足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办案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的专业讲解,授课内容丰富且极具实用性。
李金蔚
李金蔚:1987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新密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员额法官、一级法官,从事民事审判领域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办案标兵”“工作业绩突出的办案人员”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一次。
讲授内容:《关于合同履行地的认定问题》
李法官针对合同履行地这一常见争议点,进行了深入而清晰的分析,同时结合司法解释与审判实践,着重对劳务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债权转让合同纠纷这四类案件的合同履行地进行了辨析,明确了法律依据与裁判规则,对于减少程序性争议,提升司法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吕洁
1986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新密法院刑事庭副庭长、员额法官、一级法官,从事刑事审判领域工作;曾先后荣获“政法工作优秀干警”、“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办案标兵”、“年度工作突出工作人员”等荣誉称号。
讲授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确定的有关工作要求和裁判规则(一)部分内容》
吕法官分享了最高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确定的关于刑事案件的裁判规则,特别是关于刑民申诉、交叉案件、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及其他一些刑事案件的裁判规则的讲解,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明确的裁判标准,确保法律统一适用,有助于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刘朝辉
1993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新密法院立案庭员额法官、三级法官,从事民事审判领域工作;曾先后多次荣获“办案标兵”、“调解标兵”等荣誉称号。
讲授内容:《回避制度解析》
刘法官详细介绍了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与主体、回避的类型、回避的程序与决定机制、回避制度的价值与意义。她呼吁大家在审判过程中主动阐释回避制度,让当事人和公众更直观理解司法程序的公正性设计,消除“暗箱操作”的疑虑,从源头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决的信任。
谷萌萌
1989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新密法院立案庭员额法官、二级法官,从事民事审判领域工作;曾在河南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论文中获得二等奖,因工作突出曾多次被郑州中院、新密法院评为办案标兵、调解标兵。
讲授内容:《民事诉讼案件送达程序常见问题解答》
谷法官针对贯穿整个民事诉讼的送达问题如送达地址如何确认,当事人拒绝确认送达地址或拒绝应诉情形的认定,当事人拒接电话、避而不见送达人员、搬离原住所等躲避、规避送达情形的认定等几个方面,对办理案件过程中常见的送达问题如何处理进行了分享,便于民事法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规范送达程序,保障审判质效。
“溱洧法坛”既是培养干警业务能力的重要课堂,也为法官亮身份、展形象提供良好平台。下一步,新密法院将持续开展“溱洧法坛”系列讲堂活动,不断提升干警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司法实践成效,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